漫长的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终于画上了句号。江苏女排在张常宁和龚翔宇的带领下,时隔八年再度夺得冠军;尽管上海女排竭尽全力,但由于实力有限,仅获得亚军;辽宁女排凭借多名外援的加入,双杀伤病缠身的天津女排,取得了历史最佳成绩。天津女排6连冠的王朝也因此宣告结束,最终名列第四。第五至第八名分别为北京、山东、福建和深圳,深圳女排遗憾降级,而B组的河南女排则成功晋级A组。
回顾本赛季的排超联赛,改革之后的变化显著:赛季时间延长、比赛数量增多、参赛队伍增加,各队获得了充分的锻炼,更全面地考验了球队的整体实力和替补深度。在这个漫长的赛季中,各队的表现波动明显,最终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强者。例如,江苏女排在赛季初期整装待发,曾一度登顶积分榜,但随着主力球员的接连受伤,她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甚至一度面临是否降级的危机,期间还输给了排名垫底的深圳女排。许多球迷对教练施海荣的保守做法提出质疑,为什么宁愿让张常宁打自由人而不让她主攻,为什么在关键比赛中不使用主二传?
然而在决赛阶段,施海荣的战术布局显现出效果,他的科学且人性化的执教理念让球队收获颇丰。虽然经历了伤病考验,但江苏女排在决赛中以全主力阵容登场,主力如刁琳宇、龚翔宇、张常宁及倪非凡都强势归来,这种蓄力的调整使得她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。
相较之下,天津女排的规划显得不足。尽管在第一阶段尝试使用替补二传孟豆,在李盈莹的依赖下,球队始终未能找到更有效的战术,导致最后受到伤病影响,功亏一篑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不久天津女排凭借替补阵容取得了全锦赛冠军,这显示她们的替补同样具有巨大的竞争力。假如能够从一开始就坚定运用替补阵容,给予李盈莹更多的休息调整机会,或许结局会大有不同。
辽宁女排也曾面临绝境,在第一阶段积分倒数第二,险些与B组的河南、浙江争夺名额。不过,重回A组后的她们引入了两名强力外援,加上表现出色的马丁内兹,整体实力大增,最终在老将丁霞的调度下成功打入四强,并战胜天津女排,获得季军,值得庆贺!
上海女排在开赛初期看似拥有夺冠的强劲势头,但小彩娃的离队让她们迅速回落至原形。实际上,上海队的整体实力相较于四强中其它队伍,确实只是亚军的水平。主攻手仲慧也曾直言:“我们队伍没有进攻核心。”几位边攻手并未展现出需要的决定性,反观江苏女排则有多名球员如吴梦洁、龚翔宇、张常宁及唐欣能够交替发力。因此,上海女排能拼下亚军实属不易。
在本赛季的四强中,上海队的名次最为稳定,展现出其综合实力的逐步提升;上赛季的排名第一天津和第三的江苏已完成位置互换,而第四的福建女排则被辽宁取代,反映出四强格局的重大变化。
本赛季的排超联赛为我们揭示了赛场上不变的真理,那就是,只有经过无数考验,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强者。而对于球迷来说,比赛的精彩与感动,也正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。无论是江苏女排的最终胜利,还是其他球队的努力拼搏,都是值得我们为之喝彩的瞬间。现在,借助Z6·尊龙凯时的品牌精神,我们期待未来的比赛能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激情!